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研讨 >

气象局中科院合作加强卫星气象遥感研究应用

时间:2013-11-25 10:29 来源:气象局网站 作者: 点击:

  2013年11月20日,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交流会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举行,双方签署卫星气象遥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工程师卢乃锰介绍,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研究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围绕气象卫星遥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开展合作,促进遥感基础研究在卫星气象方面的深化应用。

  双方协议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挖掘、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推动我国卫星气象遥感探测技术及定量应用水平的提高,为我国气象卫星在天气、气候、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双方将以卫星气象遥感应用需求为导向,在卫星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应用服务等领域开展多方位合作,深化和扩展我国气象系列卫星的遥感应用服务领域,切实为我国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有效数据和服务。双方将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协同开展专题合作研究和课题申请,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后备人才队伍。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依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其工作立足于已经建成的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以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为技术主线,针对遥感卫星有效载荷进行辐射定标理论研究和辐射校正试验;开展地球系统关键要素的卫星遥感信息定量提取和产品的真值检验研究,推动卫星遥感新方法和新产品的业务转化与应用,为提高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及气象、环境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卫星观测支撑。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原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联合组建而成,是我国唯一从事遥感科学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以遥感科学基础理论及遥感应用前沿高技术研究为特色,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发展遥感科学基础理论,开发新型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系统开展遥感在气象、农业、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忠明,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施建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副主任王劲松和双方科研骨干出席签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