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办公室与工信部电子司领导到协会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
活 动 资 讯
第 17 期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宣传文化部 2013年 1月 24 日
中国卫星导航办公室与工信部电子司领导就加快北斗导航产业发展
到中国卫星用户协会调研座谈
冉承其主任介绍,自2000年以来,截止目前,我国已先后发射了16颗自主研发的导航卫星,完成了系统组网,具有了覆盖亚太区域的能力。他指出,发展“北斗”导航系统主要是从国家经济、金融和国防安全考虑,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并带动经济、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服务。“北斗”导航系统把导航与通信结合起来,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定位精度已达到10米,总体性能与美国GPS相当,有的方面更好一些。2020年,“北斗”将建成覆盖全球的网络,定位精度将提高到4—5米。总体来看,“北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从应用角度考虑,目前用户量仅达到十几万户,只用了十分之一。下一步要把应用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全国和各行业搞一些民用示范工程,实行强强联合,取得突破,发挥推手的作用,把市场培育起来,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要联合政府、军队相关部门制定好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统一实施国家标准,推动各行业、各地区导航应用的健康发展。
刁石京副司长表示赞同冉承其主任的意见,指出,卫星导航应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保障、转型升级的平台。随着经济发展,智能化程度越高,导航定位的作用越突出、越重要。从技术层面,要重点加强芯片和终端设备的研发,拥有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应用层面,重要的是进入消费领域,培育成熟的市场,要着重从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和政策鼓励入手。信息化产业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要走出去,推向国际市场,将导航功能与手机、电视机、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内置在一起,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开拓更大的市场。他表示,打开“北斗”消费市场有一定难度,但是是能够做到的。经过共同努力,把“北斗”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卫星导航管理办公室技术部总师杨强文和张春领、宋成同志,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侯建仁处长和商超同志,都结合我国当前“北斗”应用的实际和软肋,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庆国结合今年纪念协会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强调要突出展示和宣传我国“北斗”导航的发展和成果,并提议发挥协会专家队伍的作用,配合做好“北斗”产品的标准制定、入网评测等工作,为“北斗”导航产业和职能部门提供好服务。
报送:工信部,总参、总装有关部门
发至:全体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