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协调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国家航天局加速中国航天“走出去”步伐
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前夕,4月15日,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协调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主持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十二五”以来航天国际合作成就,发布《中国航天国际合作2030发展战略》,部署2016年国际合作重点工作,健全协调委员会工作机制。
许达哲指出,中国航天创建60年来,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瞩目成就,与此同时,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取得突出成绩,双边合作成效显著,多边合作精彩纷呈,不断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
许达哲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期间航天国际合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强调,中国航天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中国航天国际合作重大战略意义,积极打造中国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要务实高效,建立航天国际合作协作工作机制,推动一批标志性战略合作项目实施,大力推动宇航产品、卫星应用 “走出去”,助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
据悉,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协调委员会及其秘书局成立于2011年,负责研究提出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工作规划,讨论政府间航天国际合作方面的重大条约、协定,协调各成员单位参与航天国际合作相关活动。协调委主任由国家航天局局长兼任,成员单位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局,中国科学院及相关企业和高校。
外交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气象局、海洋局,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国家航天局等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代表约100人参加会议。